按拼音查找成语
倒履相迎
倒:倒穿 履(lǚ) ,作名词用是鞋的意思;(急急忙忙地)倒穿鞋子出来迎接宾客。喻热情迎接宾客,也说明对待朋友的热情和一片诚意。 >> 倒履相迎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三国志.卷二一.魏书.王卫二刘傅传.王粲》
改名易姓
改换原来的姓名。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。同“改名换姓”。
成语出处
明·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十三:“其后往往私创庵院,滥将无籍之徒收充,亦有逃军囚匠改名易姓,削发顶冠,人莫之识。”
番天覆地
番:通“翻”;覆:翻过来。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,也形容事情闹得很凶
成语出处
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胜敌》:“快送二圣皇帝出来,万事全休,不然交你番天覆地,社稷荡为丘墟,生灵涂作魑魅。”
北门之管
用以喻军事要地或守御重任。 >> 北门之管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:‘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,若潜师以来,国可得也。’”杜预注:“管,钥也。”
改过作新
指毫无保留地改正过错。同“改过自新”。
成语出处
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会赦更新》:“陀满兴福,父母妻儿都杀戮,逃命潜奔,哨聚山林暂隐身,心阑意卸,天幸遭逢颁大赦,改过作新,作个清平无事人。”
盗锺掩耳
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有得鍾者,欲負而走,则鍾大不可負,以椎毁之,鍾況然有音,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揜(掩)其耳。”后以“盜鍾掩耳”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。 唐 吴兢 《贞观政要·公平》:“爲之而欲人不知,言之而欲人不聞,此猶捕雀而掩目,盜鍾而掩耳者,只以取誚,將何益乎?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九十:“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,鬼神已知而云不知,是盜鍾掩耳之智也。”亦省作“ 盜鍾 ”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劝进今上笺》:“惑甚盜鍾,功疑不賞,皇天后土,不勝其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