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儿女心肠

ér nǘ xīn cháng

年轻男女的柔情。亦指感情丰富、助人为乐的心性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,才成就得儿女心肠。”

剥皮抽筋

bō pí chōu jīn

形容恨之入骨或极端凶残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九十二回:“梅山猴头,焉敢弄术!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。”

反老还童

fǎn lǎo huán tóng

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 >> 反老还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文苑英华》卷三五二载无名氏《七召》:“既变丑以成妍,亦反老而为少。”

而立之年

ér lì zhī nián

成语正音

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
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。后为三十岁的代称。 >> 而立之年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”

剥茧抽丝

bō jiǎn chōu sī

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。

成语出处

朱光潜《艺文杂谈·谈对话体》:“疑难是思想的起点与核心,思想由此出发,根据有关事实资料,寻求关系条理,逐渐剥茧抽丝,披沙拣金。”

反戈相向

fǎn gē xiāng xiàng

戈:古代的兵器;向:对着。掉转兵器,相与对立。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武成》:“前徙倒戈,攻于后以北。”

耳熟能详

ěr shú néng xiáng

成语正音

熟,不能读作“sú”。

指听得多了,能够说得很清楚、很详细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:“吾耳熟焉,故能详也。”

剥极则复

bō jí zé fù

剥卦阴盛阳衰,复卦阴极而阳复。比喻物极必反,否极泰来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:“抑闻大《易》之义,剥极则复,否极则泰。吾中国今日之弱,岂犹未极耶?思之思之。”

反裘负刍

fǎn qiú fù chú

反裘:反穿皮衣;负:背;刍:柴草。反穿皮袄背柴。形容贫穷劳苦。也比喻为人愚昧,不知本末。

成语出处

《晏子春秋·杂上》:“晏子之晋,至中牟,睹弊冠反裘负刍,息于涂侧者,以为君子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