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恶语中伤

è yǔ zhòng shāng

中伤:攻击和谄害别人。用恶毒的话污蔑、陷害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洪州法昌倚遇禅师》:“利刀割肉疮犹合;恶语伤人恨不销。”

法不徇情

fǎ bù xùn qíng

法:法律;徇:偏私;情:人情,私情。法律不徇私情。指执法公正,不讲私人感情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二回:“居家为父子,受事为君臣,法不徇情,尔直深戒。”

搬弄是非

bān nòng shì fēi

成语正音

弄,不能读作“lònɡ”。

搬弄:挑拔。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,有意挑拔,或在背后乱加议论,引起纠纷。 >> 搬弄是非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一折:“他在平公面前,搬弄我许多事非。”

诞妄不经

dàn wàng bù jīng

荒诞虚妄,不合常理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释道·夷僧行法》:“按骥上此疏时,思任发已逃去不获,乃为诞妄不经之语。”

恶事行千里

è shì xíng qiān lǐ

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坏事却传播得极快(含有劝告的意思)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六:“所谓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,士君子得不戒之乎?”

发政施仁

fā zhèng shī rén

发布政令,实施仁政。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论赏罚及修河事》:“方是时,二圣在位,发政施仁,惟恐不及。”

淡妆浓抹

dàn zhuāng nóng mǒ

妆:化妆;抹:抹粉。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。 >> 淡妆浓抹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诗: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”

法不阿贵

fǎ bù ē guì

成语正音

阿,不能读作“ā”。

法:法律;阿:偏袒。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,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。形容执法公正,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法不阿贵,绳不绕曲。法之所加,智者弗能辞,勇者弗敢争,刑过不避大臣,赏善不遗匹夫。”

半部论语

bàn bù lún yǔ

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《论语》的夸赞之辞,掌握半部《论语》,人的能力就会提高,就能治理国家。 >> 半部论语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“赵普再相,人言普山东人,所学止《论语》……太宗尝以此论问普。普略不隐,对曰:‘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。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