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百喙难辩

bǎi huì nán biàn

喙:嘴,借指人的嘴。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辩解。同“百口莫辩”。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三十六回:“此时证据显然,百喙难辩。荣复证成延广罪案十条,每服一事,即授一筹。”

大言相骇

dà yán xiāng hài

大言:夸大的言辞;骇:惊扰。说大话吓唬人

成语出处

明·孙仁孺《东郭记·吾将瞷良人之所也》:“他觑见俺似婴孩,大言相骇。”

安于所习

ān yú suǒ xí

安:习惯于。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。指习惯对人的制约

成语出处

明·袁宏道《叙梅子马王程稿》:“人情安于所习,故虽至美,亦以至恶掩也。”

百宝万货

bǎi bǎo wàn huò

指大量珍宝财物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龚自珍《尊隐》:“天下法宗礼,族归心,鬼归祀,大川归道,百宝万货,人功精英,不翼而飞,府于京师。”

大匠不斫

dà jiàng bù zhuó

大匠: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;斫;砍削。高明的匠人不用斧头砍削。比喻居高位的人不逞小智,不代下司职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贵公》:“处大官者,不欲小察,不欲小智。故曰:‘大匠不斫,大庖不豆,大勇不计,大兵不寇。’”

安安分分

ān ān fèn fèn

为人规矩老实,做事不敢越轨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九回:“倘使他安安分分的画了出来,写了个老老实实的上下款,未尝不过得去。”

白衣宰相

bái yī zǎi xiàng

指宰相家属中身无名位而仗势擅权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令狐滈传》:“且滈居当时,谓之‘白衣宰相’。滈未尝举进士,而妄言已解,使天下谓无解及第,不已罔乎?”

白衣苍狗

bái yī cāng gǒu

苍:灰白色。浮云象白衣裳,顷刻又变得象苍狗。比喻事物变化不定。 >> 白衣苍狗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可叹诗》:“天上浮云似白衣,斯须改变如苍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