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安于一隅

ān yù yī yù

隅:角落。安心在某一个角落。形容苟安一角,不求进取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二书》:“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,不肯即安于一隅,是有功于社稷也。”

大名鼎鼎

dà míng dǐng dǐng

鼎鼎:盛大的样子。形容名气很大。

成语出处
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4回:“你一到京打听人家,像他这样大名鼎鼎,还怕有不晓得的。”

安土重迁

ān tǔ zhòng qiān

成语正音

重,不能读作“chónɡ”。

土:乡土;重:看得重,不轻易。安于本乡本土,不愿轻易迁移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安土重迁,黎民之性;骨肉相附,人情所愿也。”

白首空归

bái shǒu kōng guī

白了头发,空手回来。比喻年纪已老,学无成就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献帝纪》:“营求粮资,不得专业。结童入学,白首空归。”

安居乐业

ān jū lè yè

成语正音

乐,不能读作“yuè”。

安:安定;乐:喜爱,愉快;业:职业。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。 >> 安居乐业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:“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俗,乐其业,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《汉书·货殖列传》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
大败亏输

dà bài kuī shū

打了败仗,损失很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九十九回:“北军大败亏输,五千军马杀死大半,其余四散逃窜。”

安然无事

ān rán wú shì

犹言平安无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野叟曝言》第三十二回:“四嫂不来聒噪,耳根清净,倒也安然无事,除非把你两家合成一家,我一个人就好照顾了。”

白衣卿相

bái yī qīng xiàng

古时指进士。唐代人极看重进士,宰相多由进士出身,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,是说虽是白衣之士,但享有卿相的资望。

成语出处
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卷一·散序进士》:“缙绅虽位极人臣,不由进士者,终不为美,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,其推重谓之‘白衣公卿’,又曰‘一品白衫’。”

安然无恙

ān rán wú yàng

成语正音

恙,不能读作“yánɡ”。

恙:病。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。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。 >> 安然无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岁亦无恙耶?民亦无恙耶?王亦无恙耶?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