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瘈狗噬人

zhì gǒu shì rén

瘈:疯狂,特指犬发狂;噬:指疯狗咬人。比喻坏人非常疯狂,肆意闹事、破坏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:“吴方无道,国无道,必弃疾于人。吴虽无道,犹足以患卫。往也,长木之毙,无不漂也;国狗之瘈,无不噬也。而况大国乎?”

衣宽带松

yī kuān dài sōng

形容人消瘦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四折:“一字字更长漏永,一声声衣宽带松。别恨离愁,变成一弄。”

衣锦夜游

yì jǐn yè yóu

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出行。比喻虽居官位,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。同“衣绣夜行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史·鹿悆传》:“且衣锦夜游,有识不许。”

梓匠轮舆

zǐ jiàng lún yú

梓匠:木工;轮舆:制车轮和木箱的人。泛指有手艺的人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

至人遗物

zhì rén yí wù

至人:思想道德修养很高的人。道德高尚的人能舍弃财物

成语出处

汉·贾谊《鹏鸟赋》:“至人遗物,独与道俱,众人惑惑,好恶积意。”

一字师

yī zì shī

指订正一字之误读,即可为师。亦指更换诗文中一、二字的老师。 >> 一字师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五代·王定宝《唐摭言·切磋》载李相读《春秋》,叔孙婼之“婼”应读“敕略切”,李误为“敕晷切”,小吏言之,公大惭愧,“命小吏受北面之礼,号曰‘一字师’”。

一字千钧

yī zì qiān jūn

成语正音

钧,不能读作“yǔn”。

钧:古代重量单位,1钧=30斤。形容文字有份量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·古诗》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

一字长城

yī zì cháng chéng

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。也指一言奏效,可比长城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折寇》:“仗恩台一字长城,借寒儒八面威风。”

谘师访友

zī shī fǎng yǒu

谘:询问、商量。请教老师询访朋友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40卷:“他日斋静,行来出入得诵,更不必斋时,宜谘师访友,思而行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