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雕墙峻宇

diāo qiáng jùn yǔ

彩绘的墙壁和高大的屋宇。形容居处豪华奢侈。同“峻宇雕墙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武帝纪下》:“非直雕墙峻宇,深戒前王,而缔构弘敞,有逾清庙。”

雕风镂月

diāo fēng lòu yuè

刻意吟风弄月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煌言《梅岭山居诗引》:“是使骚人雕风镂月,总是拈花,释子说乘参宗,无非梦草。”

鞭辟着里

biān bì zhuó lǐ

意指深入剖析,使靠近最里层。形容探求透彻,深入精微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顒《南庠汇语》十六:“一则文字知见义袭于外,原不曾鞭辟着里,真参实悟。”

愤时疾俗

fèn shí jí sú

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、憎恶。同“愤世嫉俗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姜士昌传》:“居恒愤时疾俗,欲以身挽之。”

革凡成圣

gé fán chéng shèng

革除凡习,成为圣哲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武帝《敕舍道事佛》:“老子、周公、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,而为化既邪,止是世间之善,不能革凡成圣。”

愤风惊浪

fèn fēng jīng làng

指狂风骇浪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梁纪中·武帝下》:“[武帝]便投劾星弛,不复寝食,倍道就路,愤风惊浪,不暂停止。”

割须弃袍

gē xū qì pào

割掉胡须,丢掉外袍。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。 >> 割须弃袍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。操闻之,即扯旗角包颈而逃。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8回

鞭擗向里

biān bì xiàng lǐ

意指深入剖析,使靠近最里层。形容探求透彻,深入精微。同“鞭辟近里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张栻《答胡季随书》:“近来士子肯向学者,亦时有之,但实作工夫耐久者极难得也。且是要鞭擗向里,如此下工,方自觉病痛多耳。”

愤不顾身

fèn bù gù shēn

奋勇直前,不顾自身安危。 >> 愤不顾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乐史《绿珠传》:“盖一婢子,不知书,而能感主恩,愤不顾身,其志烈懔懔,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。”

鞭辟向里

biān bì xiàng lǐ

意指深入剖析,使靠近最里层。形容探求透彻,深入精微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王守仁《寄邹谦之书》:“随处体认天理之说,大约未尝不是,只要根究下落,即未免捕风捉影,纵令鞭辟向里,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,尚隔一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