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二心三意

èr xīn sān yì

想这样又想那样。形容意念不专,主意不定。同“三心二意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六回:“念佛是一桩正事,岂有二心三意?”

犯言直谏

fàn yán zhǐ jiǎn

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。

成语出处

韩非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犯颜极谏,臣不如东郭牙,请立以为谏臣。”

道德文章

dào dé wén zhāng

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辛弃疾《渔家傲·为余伯熙察院寿》:“道德文章传几世,到君合上三台位。”

抱怨雪耻

bào yuàn xuě chǐ

报:报复。雪:洗刷掉。报怨恨,雪耻辱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燕策·乐毅报燕王书》:“若先王之报怨雪耻,夷万乘之强国。”

耳食之论

ěr shí zhī lùn

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。同“耳食之谈”、“耳食之言”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六国年表序》:“学者牵于所闻,见秦在帝位日浅,不察其终始,因举而笑之,不敢道,此与以耳食无异。”

反经合义

fǎn jīng hé yì

虽违背常道,但仍合于义理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史·尔朱荣传》:“荣女先为明帝嫔,欲上立为后,帝疑未决。给事黄门侍郎祖莹曰:‘昔文公在秦,怀嬴入侍。事有反经合义,陛下独何疑焉?”

暴虐无道

bào nüè wú dào

残暴狠毒,丧尽道义。 >> 暴虐无道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桓彝传》:“遂肆意酒色,暴虐无道,多所残害。”

二满三平

èr mǎn sān píng

比喻生活过得去,很满足。同“三平二满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陈亮《三部乐·七月送丘宗卿使虏》词:“小屈穹庐,胆二满三平,共劳均佚。”

犯而勿校

fàn ér wù xiào

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。同“犯而不校”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女吊》:“只有明明暗暗,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,这才赠人以‘犯而勿校’或‘勿念旧恶’的格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