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耳闻则诵

ěr wén zé sòng

听过就能背出来。形容记忆力强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苻融载记》:“融聪辩明慧,下笔成章,至于谈玄论道,虽道安无以出之。耳闻则诵,过目不忘,时人拟之王粲。”

刀锯鼎镬

dāo jù dǐng huò

刀、锯:古刑具,也指割刑和刖刑;鼎镬:古炊具,也指烹刑。指古代刑具。也泛指各种酷刑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大刑用甲兵,其次用斧钺,中刑用刀锯,其次用钻凿。”又,《汉书·郦陆朱刘叔孙传赞》:“丽生自匿监门,待主然后出,犹不免鼎镬。”

褒善贬恶

bāo shàn biǎn è

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;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。指分清善恶,提出公正的评价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邵博《闻见后录》:“君子为小人所胜抑者,不过禄位耳。惟有三四寸管子,向口角头褒善贬恶,使善人贵、恶人贱,善人生、恶人死。”

犯颜极谏

fàn yán jí jiàn

犯颜: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、威严;极谏:以直言规劝(常用下对上)。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犯颜极谏,臣不如东郭牙,请立以为谏臣。”

耳提面命

ěr tí miàn mìng

成语正音

提,不能读作“dī”。

不仅是当面告诉他,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。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”

刀耕火种

dāo gēng huǒ zhòng

成语正音

种,不能读作“品种”的“zhǒnɡ”。

古时一种耕种方法,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,就地挖坑下种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严震传》:“梁汉之间,刀耕火耨。”

饱经沧桑

bǎo jīng cāng sāng

成语正音

沧,不能读作“chuānɡ”。

饱:充分。沧桑:沧海变桑田的简缩。泛指世事的变化。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,生活经历极为丰富。

成语出处

王蒙《轮下》:“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,饱经沧桑,眼角皱纹细密如网。”

耳后生风

ěr hòu shēng fēng

像耳后刮风一样。形容激烈、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。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·曹景宗传》:“景宗谓所亲曰:‘我昔日在乡里,骑快马如龙,与年少辈数十骑,……觉耳后生风,鼻头出火,此乐使人忘死,不知老之将至。”

刀耕火耨

dāo gēng huǒ nòu

耨:除草。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,以灰肥田。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严震传》:“梁汉之间,刀耕火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