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09-21 23:56
按拼音查找
成语首字母是E的拼音
er开头的成语
儿女姻亲
成语解释
见“ 兒女姻 ”。
耳听是虚,眼见为实
成语解释
虚:虚假。听到的不足信,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
成语出处
《星火燎原 跨上新的高度》:“那时我还缺乏理解,但是也晓得大部分同志习惯于‘耳听是虚,眼见为实’,‘不怕不识货,就怕货比货’。”
二竖为灾
成语解释
竖:小子;二竖:指病魔。比喻疾病缠身 >> 二竖为灾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春秋 鲁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年》:“公疾病,求医于秦。秦伯使医缓为之。未至,公梦疾为二竖子,曰:‘彼良医也,惧伤我,焉逃之?’其一曰:‘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’”
二三君子
成语解释
犹二三子。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主晋祀者,非君而谁,天实置之,而二三子以为己力,不亦诬乎。”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故下明诏,试《左氏》可立不,遣近臣奉指衔命,将以辅弱扶微,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,冀得废遗。”
二竖为虐
成语解释
竖:小子;二竖:指病魔;虐:侵害。比喻疾病缠身。 >> 二竖为虐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公疾病,求医于秦。秦伯使医缓为之。未至,公梦疾为二竖子,曰:‘彼良医也,惧伤我,焉逃之?’其一曰:‘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’”
耳闻目击
成语解释
击:接触。亲自听说,亲眼看见。
成语出处
宋·刘克庄《后村全集·回刘汀州书》:“仆不佞,于世之杰士仁人,……皆耳闻目击,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,遂得附名骥尾,以诏不朽,岂非幸欤!”
耳提面训
成语解释
同“ 耳提面命 ”。 郭沫若 《十批判书·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》:“像这些关于卫生的教条,就是现在看起来也是很合乎科学的。而对于 秦始皇 ,也俨然就像在耳提面训的一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