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开头的成语

内修外攘

成语拼音

nèi xiū wai rǎng

成语解释

对内整治国政,对外抵御敌人。修亦作“修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胡锜《拟力田诒》:“顾惟礼耕义种之贤,足副内修外攘之志。”

内忧外侮

成语拼音

nèi yōu wài wǔ

成语解释

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。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。同“内忧外患”。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两晋演义》第九十九回:“霸踞关中卅二年,如何豆釜竟相煎!内忧外侮侵寻日,莫怪姚宗不再延。”

内助之贤

成语拼音

nèi zhù zhī xián

成语解释

妻子能够帮助丈夫,使丈夫的事业、学业、品格方面有了进展,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。 >> 内助之贤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内助之贤,母范之正,盖有以开宋世之基业者焉。 《宋史·后妃传上·序》

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

成语拼音

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,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

成语解释

举:推荐。举荐身边的人,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;举荐外面的人,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。形容办事公正无私。 >> 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荀慈明曰:‘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,以为至公。’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

内外勾结

成语拼音

nèi wài gōu jié

成语解释

内部与外部暗中相互配合来达到某种目的

成语出处

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12章:“他领导的那场‘里应外合’的战斗,居然被安上一个‘内外勾结演苦肉计’的嫌疑。”

馁殍相望

成语拼音

něi piǎo xiāng wàng

成语解释

馁殍:饿死的人;相望:相互连接。形容饿死的人非常多

成语出处

唐·陆贽《请减京东……粮事宜状》:“烟火殆绝,都市之内,馁殍相望。”

内无怨女,外无旷夫

成语拼音

nèi wú yuàn nǚ,wài wú kuàng fū

成语解释

怨女:到了出嫁年龄而未嫁的女子;旷夫:成年而未娶妻的男子。指人们都能找到配偶,成家立业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当是时也,内无怨女,外无旷夫。”

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

成语拼音

nèi jǔ bù bì qīn,wài jǔ bù bì yuàn

成语解释

举:推荐。举荐身边的人,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;举荐外面的人,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。形容办事公正无私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鲁·尸佼《尸子》上卷:“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,仁者之于善也,无择也,无恶也,唯善之所在。”

内称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

成语拼音

nèi chēng bù bì qīn,wài jǔ bù bì yuàn

成语解释

举:推荐。举荐身边的人,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;举荐外面的人,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。形容办事公正无私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儒有内称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,程功积事,推贤而进达之,不望其报。”

内疚神明

成语拼音

nèi jiù shén míng

成语解释

内疚:内心感到惭愧不安;神明:神祗。指做错了事,内心感到不安

成语出处

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30回:“许衡灭宋,死后犹不欲请谥立碑,盖内疚神明,无不惭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