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成语首字母是S的拼音
S开头的成语
噬脐何及
成语解释
噬脐:用嘴咬肚脐。象咬自己肚脐似的,够不着。比喻后悔也来不及。 >> 噬脐何及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庄公六年》:“若不早图,后君噬齐(脐),其及图之乎?”
是古非今
成语解释
是:认为对;非:认为不对,不以为然。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,否认现代的。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有敢偶语《诗》《书》者弃市。以古非今者族。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。”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俗儒不达时宜,好是古非今,使人眩于名实,不知所守,何足委任?”
噬脐莫及
成语解释
噬脐:用嘴咬肚脐。象咬自己肚脐似的,够不着。比喻后悔也来不及。 >> 噬脐莫及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庄公六年》:“若不早图,后君噬齐(脐),其及图之乎?”
事齐事楚
成语解释
事:侍奉;齐、楚:春秋时两大强国。依附齐国呢?还是依附楚国?比喻处在两强之间,不能得罪任何一方。
成语出处
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滕文公问曰:‘滕,小国也,间于齐楚,事齐乎?事楚乎?’”
是可忍,孰不可忍
成语解释
是:这个;孰:那个。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,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?意思是绝不能容忍。 >> 是可忍,孰不可忍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孔子谓季氏,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。”
适得其反
成语解释
适:正,恰好。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。 >> 适得其反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今议防堵者,莫不曰:‘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,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。’不知此适得其反也。 清·魏源《筹海篇·议守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