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09-24 01:19
按拼音查找
成语首字母是Y的拼音
yu开头的成语
鬻矛誉盾
成语解释
鬻:卖;誉:赞美。自相矛盾,不能两立 >> 鬻矛誉盾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?’其人弗能应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难一》
与羊谋羞
成语解释
谋:商量;羞:珍羞,精美的食物。跟羊商量要它的肉。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,绝对办不到。 >> 与羊谋羞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,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,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,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,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。 晋·苻郎《苻子》
鬻良杂苦
成语解释
指出售货物时弄虚作假,以次充好。
成语出处
《文选·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而乃商贾百族,裨贩夫妇,鬻良杂苦,蚩眩边鄙。”薛综注:“良,善也,先见良物,价定,而杂与恶物,以期惑下士之人。”
遇水叠桥
成语解释
遇水阻拦,就架桥通过。形容不怕阻力,奋勇前进。
成语出处
元·无名氏《衣袄车》第二折:“也不用排军校,你端的逢山开道,遇水叠桥。”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八回:“老施主见得最是,但我还有三个小徒,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,保护贫僧,方得到此。”
逾闲荡检
成语解释
逾、荡:超越;闲、检:指规矩、法度。指行为不规矩,不守礼法。
成语出处
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大德不逾头,小德出入可也。”《晋书·戴逵传》:“道家去名者,欲以笃实也,苟失其本,又有越检之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