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字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哀鸿遍野

成语拼音

āi hóng biàn yě

成语解释

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 >> 哀鸿遍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

哀兵必胜

成语拼音

āi bīng bì shèng

成语解释

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,必定能取胜。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,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”

哀哀父母

成语拼音

āi āi fù mǔ

成语解释

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哀矜勿喜

成语拼音

āi jīn wù xǐ

成语解释

哀矜:怜悯。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,不要幸灾乐祸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则哀矜而勿喜。”

哀鸿遍地

成语拼音

āi hóng biàn dì

成语解释

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

哀而不伤

成语拼音

āi ér bù shāng

成语解释

哀:悲哀;伤:伤害。忧愁而不悲伤。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

哀死事生

成语拼音

āi sǐ shì shēng

成语解释

哀:哀痛;事:侍奉。哀恸死者,侍奉生者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吴太伯世家》:“哀死事生,以待天命。”

哀哀欲绝

成语拼音

āi āi yù jué

成语解释

绝:断气,死。形容极其悲痛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。”

哀丝豪竹

成语拼音

āi sī háo zhú

成语解释

丝、竹:弦乐、管乐的通称;豪竹: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。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》诗:“酒肉如山又一时,初筵哀丝动豪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