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带兵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勤兵黩武这样含有兵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兵字的成语!

勤兵黩武

成语拼音

qín bīng dú wǔ

成语解释

黩:轻率。滥用武力,肆意发动战争。形容极端好战

成语出处

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一章:“他终于采纳范文程和汤若望的政见,放弃了徒恃军威的‘勤兵黩武’,采取了招降弭乱的‘文德绥怀’。”

秣马利兵

成语拼音

mò mǎ lì bīng

成语解释

秣:喂;利:锋利。磨好兵器,喂饱战马。形容准备战斗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

厉兵粟马

成语拼音

lì bīng sù mǎ

成语解释

磨快兵器喂饱马。指准备作战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刘仁轨传》:“虽孽竖跳梁,士力未完,宜厉兵粟马,乘无备,击不意,百下百全。”

骄兵必败

成语拼音

jiāo bīng bì bài

成语解释

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。 >> 骄兵必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魏相传》:“恃国家之大,矜人民之众,欲见威于敌者,谓之骄兵,兵骄者灭。”

腹中甲兵

成语拼音

fù zhōng jiǎ bīng

成语解释

甲兵:穿着盔甲的士兵。腹中装有士兵。比喻人有雄才大谋略

成语出处

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》引《名臣传》:“夏人闻之,相戒曰:‘无以延川为意,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,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。”

父子兵

成语拼音

fù zǐ bīng

成语解释

指上下亲如一家的军队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吴起《吴子·治兵》:“与之安,与之危,其众可合而不可离,可用而不可疲,投之所往,天下莫当,名曰父子之兵。”

兵慌马乱

成语拼音

bīng huāng mǎ luàn

成语解释

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陆华甫《双凤记》第二一折:“乱纷纷东逃西窜,闹烘烘兵慌马乱,一路奔回气尚喘。”

兵不污刃

成语拼音

bīng bù wū rèn

成语解释

犹兵不血刃。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论捕贼行赏表》:“威德所加,兵不污刃,收魏博等六州。”

兵强则灭

成语拼音

bīng qiáng zé miè

成语解释

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。

成语出处

《列子·黄帝》:“老聃曰:‘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’”按今本《老子》作“兵强则不胜,木强则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