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带兵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兵贵神速这样含有兵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兵字的成语!

兵贵神速

成语拼音

bīng guì shén sù

成语解释

神速:特别迅速。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。 >> 兵贵神速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兵之情主速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嘉传》:“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。……嘉言曰:‘兵贵神速。’”

兵强将勇

成语拼音

bīng qiáng àng yǒng

成语解释

兵力强盛,将领勇猛。形容军力强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一百七回:“宋江等将勇兵强,打破了宛州、山南两座城池。”

砥兵砺伍

成语拼音

dǐ bīng lì wǔ

成语解释

砥:细的磨刀石;砺:粗的磨刀石,指磨练;伍:队伍。磨练军队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沈约自序》:“足下砥兵砺伍,总厉豪彦,师请一奋,氓无贰情。”

纸上谈兵

成语拼音

zhǐ shàng tán bīng

成语解释

在纸面上谈论打仗。比喻空谈理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。 >> 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记载: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,年轻时学兵法,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。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,在长平之战中。只知道根据兵书办,不知道变通,结果被秦军大败。

仁义之兵

成语拼音

rén yì zhī bīng

成语解释

兵:军队。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。同“仁义之师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一回:“丞相兴仁义之兵,吊民伐罪,官渡一战,破袁绍百万之众。”

尺兵寸铁

成语拼音

chǐ bīng cùn tiě

成语解释

比喻微小的武力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戴名世《八月庚申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》:“昔者王莽乘西汉之衰,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,翟义起兵讨之,未成而身死。”

借寇兵,赍盗粮

成语拼音

jiè kòu bīng,jī dào liáng

成语解释

兵:兵器,武器;赍:以物送人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

成语出处

秦·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,却宾客以业诸侯,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,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。”

佳兵不祥

成语拼音

jiā bīng bù xiáng

成语解释

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。

成语出处

先秦·李耳《老子》:“夫佳兵者,不祥之器,物之恶也。”

行兵布阵

成语拼音

xíng bīng bù zhèn

成语解释

指挥军队,布置阵势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四回:“有一将,名继业,人号为令公,此人天文地理,六韬三略,无不精通,行兵列阵,玄妙莫测,乃智勇兼全之士。”

弃甲曳兵

成语拼音

qì jiǎ yè bīng

成语解释

丢掉盔甲,拖着武器。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