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0
带迟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必里迟离这样含有迟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迟字的成语!

必里迟离

成语拼音

bì lǐ chí lí

成语解释

阴历九月九日。

成语出处

《辽史·嘉仪志》:“九月重九日,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,少者为负,罚重九宴。……国语谓是日为‘必里迟离’,九月九日也。”

船到江心补漏迟

成语拼音

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

成语解释

船到江心才补漏洞。比喻补救不及时,对事情毫无帮助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一折:“恁时节,船到江心补漏迟,烦恼怨他谁。事要前思,免劳后悔。”

迟回观望

成语拼音

chí huí guān wàng

成语解释

犹言迟疑观望。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李森先传》:“上孜孜图治,求言诏屡下,而诸臣迟回观望者,皆以从前言事诸葛亮臣,一经惩创,则流徙永锢,相率以言为戒耳。”

欲速反迟

成语拼音

yù sù fǎn chí

成语解释

速:快;迟:慢。指过于性急图快,反而不能很快达到目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子路》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宋·刘克庄《答陈璘司户》:“老来怯酬唱,欲速反成迟。”

迟日旷久

成语拼音

chí rì kuàng jiǔ

成语解释

犹言旷日持久。

成语出处

《商君书·君臣》:“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,垂衣裳而谈说者得,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。”

迟徊不决

成语拼音

chí huái bù jué

成语解释

犹言迟疑不决。

成语出处
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清廷预备立宪》:“为朝廷计,与其迟徊不决以启天下之疑,何如明示政纲以箝党人之口。”

珊珊来迟

成语拼音

shān shān lái chí

成语解释

形容来得很晚。同“姗姗来迟”。 >> 珊珊来迟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有某者,蜀中大贾也,旅于吴,慕姬名,备蜀锦十端,踵门请见,丽珊珊来迟,贾恨相见晚。 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三集·记钱姬假途脱籍事》

迟疑不决

成语拼音

chí yí bù jué

成语解释

形容拿不定主意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侯益传》:“尔往至彼,如益来,即置勿问,苟迟疑不决,即以便宜从事。”

毫不迟疑

成语拼音

háo bù chí yí

成语解释

毫:一点儿。一点儿也不迟疑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他们毫不迟疑地向土豪劣绅营垒进攻。”

马迟枚疾

成语拼音

mǎ chí méi jí

成语解释

用于称赞各有长处。同“马工枚速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陈祖范《寄沈归愚》诗:“鹤怨猿惊怀故地,马迟枚疾斗新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