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尺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尺二秀才这样含有尺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尺字的成语!

尺二秀才

成语拼音

chǐ èr xiù cái

成语解释

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。“尺二”即指当时“盡”字的俗体“尽”字。 >> 尺二秀才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孙奕《履斋示儿编·文说·声画押韵贵乎审》:“诚斋先生杨公考校湖南漕试,……先生见卷子上书‘盡’字作‘尽’,必欲摈斥。考官乃上庠人,力争不可。先生云:‘明日揭榜,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,则吾辈将胡颜?’竟黜之。”

尺步绳趋

成语拼音

chǐ bù shéng qū

成语解释

指行有准绳,循法度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冯桂芬《复庄卫生书》:“以彼其文,岂不周规折矩,尺步绳趋,侍乎否否乎?”

尺壁寸阴

成语拼音

chǐ bì cùn yīn

成语解释

阴:日影,光阴;寸阴:指极断的时间。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。极言时间可贵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故圣人不贵尺之璧,而重寸之阴,时间得而易失也。”

得寸得尺

成语拼音

dé cùn dé chǐ

成语解释

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。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
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

成语拼音

dào gāo yī chǐ,mó gāo yī zhàng

成语解释

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。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回:“道高一尺魔高丈,性乱情昏错认家。可恨法身无坐位,当时行动念头差。”

五尺之童

成语拼音

wǔ chǐ zhī tóng

成语解释

指尚未成年的儿童。古尺短,故称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滕文公子》:“从许子之道,则市价不贰,国中无伪;虽使五尺之童适市,莫之或欺。”

诎寸信尺

成语拼音

qū cùn xìn chǐ

成语解释

诎:通“屈”,屈服、折服。信:通“伸”。屈折一寸,伸长一尺。比喻舍弃小的毛病,伸张大的事理。亦作“诎寸伸尺”。

尺山寸水

成语拼音

chǐ shān cùn shuǐ

成语解释

指每一小块山水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张问陶《青神舟中饮酒排闷》诗:“丹稜彭君古豪杰,对予常笑峨嵋劣;曾向华严顶上来,尺山寸水皆能说。”

斗米尺布

成语拼音

dǒu mǐ chǐ bù

成语解释

指少量的粮食与布匹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袁宏道《碧晖上人修净室引》:“其一余不知名,亦不识面貌,每日以沉湎为工课。凡所得斗米尺布,尽以沽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