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6
带耻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鲜廉寡耻这样含有耻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耻字的成语!

鲜廉寡耻

成语拼音

xiān lián guǎ chǐ

成语解释

无廉洁之操守且不知羞耻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李纲《建炎进退志总叙上之上》:“朝廷不复敦尚名节,故士大夫鲜廉寡耻,不知君臣之义。”

耻言人过

成语拼音

chǐ yán rén guò

成语解释

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。

成语出处

唐李华《御史中丞壁记》:“汉文好黄老,而公卿耻言人过。举盛德则仪形著矣,焉用察察缺缺以恟生人哉!”

包羞忍耻

成语拼音

bāo xiū rěn chǐ

成语解释

包:包容,藏;忍:容忍,忍耐。容忍羞愧与耻辱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牧《题乌江亭》:“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”

缊袍不耻

成语拼音

yùn páo bù chǐ

成语解释

缊袍:以乱麻、乱棉絮制成的袍子,指穷人穿的衣服;耻:丢脸。虽穿得破,而不认为可耻。比喻人穷志不穷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衣敝缊袍,与衣狐貉者立,而不耻者,其由(子路)也欤。”

奇耻大辱

成语拼音

qí chǐ dà rǔ

成语解释

奇:异常。极大的耻辱。

成语出处

清 程道一《鸦片之战演义》:“回忆当年的议和,不止丧权失利,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。”

含垢忍耻

成语拼音

hán gòu rěn chǐ

成语解释

指忍受耻辱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胡铨《上高宗封事》:“陛下尚不觉悟,竭民膏血而不恤,忘国大雠而不报,含垢忍耻,举天下而臣之,甘心焉。”

不耻下问

成语拼音

bù chǐ xià wèn

成语解释

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 >> 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

瓶罄罍耻

成语拼音

píng qìng léi chǐ

成语解释

①比喻关系密切,相互依存,彼此利害一致。②形容物伤其类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:“瓶之罄矣,维罍之耻。”

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

成语拼音

bù yǐ wéi chǐ,fǎn yǐ wéi róng

成语解释

耻:耻辱;荣:荣耀。不认为是可耻,反而认为是荣耀。指不知羞耻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,或懂得甚少,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