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兵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缓兵之计

成语拼音

huǎn bīng zhī jì

成语解释

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。指拖延时间,然后再想办法。 >> 缓兵之计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九回:“孔明用缓兵之计,渐退汉中,都督何故怀疑,不早追之?”

短兵相接

成语拼音

duǎn bīng xiāng jiē

成语解释

短兵:刀剑等短兵器;接:交战。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 >> 短兵相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歌·国殇》:“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

雄兵百万

成语拼音

xióng bīng bǎi wàn

成语解释

雄:威武雄壮。人数众多、威武雄壮的军队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1卷:“九里山前怨气缠,雄兵百万命难延。”

败兵折将

成语拼音

bài bīng zhé jiàng

成语解释

折:损失。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6回:“袁本初败兵折将。”

精兵勇将

成语拼音

jīng bīng yǒng jiàng

成语解释

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4回:“现受汝宁郡都统制,手下多有精兵勇将。”

训兵秣马

成语拼音

xùn bīng mò mǎ

成语解释

兵:士兵;秣:喂养。练好士兵,喂饱战马。指做好战前准备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文帝纪》:“臣自奉诏总平凉之师,责重忧深,不遑启处。训兵秣马,唯思竭力。”

曳兵弃甲

成语拼音

yè bīng qì jiǎ

成语解释

拖着兵器,丢掉铠甲。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。

成语出处

陈毅《过汾河平原》诗:“丘貉古今同一概,曳兵弃甲暗投降。”

砥兵砺伍

成语拼音

dǐ bīng lì wǔ

成语解释

砥:细的磨刀石;砺:粗的磨刀石,指磨练;伍:队伍。磨练军队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沈约自序》:“足下砥兵砺伍,总厉豪彦,师请一奋,氓无贰情。”

尺兵寸铁

成语拼音

chǐ bīng cùn tiě

成语解释

比喻微小的武力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戴名世《八月庚申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》:“昔者王莽乘西汉之衰,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,翟义起兵讨之,未成而身死。”

佳兵不祥

成语拼音

jiā bīng bù xiáng

成语解释

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。

成语出处

先秦·李耳《老子》:“夫佳兵者,不祥之器,物之恶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