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日不我与

成语拼音

rì bù wǒ yǔ

成语解释

时日不等待我。极言应抓紧时间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然日不我与,曜灵急节,面有过景之速,别有参商之阔。”

巧不胜拙

成语拼音

qiǎo bù shèng zhuō

成语解释

拙:笨拙。有时巧捷不如笨拙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艺术·江之桐传》:“洎乎接刃,则霍然而去。故曰‘巧不胜拙’。”

皮不存而毛焉附

成语拼音

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

成语解释

存:存留;焉:哪里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墨学微》第一章:“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?一旦以力破此制度,则皮不存而毛焉附矣。”

目不给视

成语拼音

mù bù jǐ shì

成语解释

给:供给。眼睛来不及观赏。形容景物又美又多

成语出处

宋·周邦彦《汴都赋》:“沉沙栖陆,异域所至,殊形妙状,目不给视,无所不有。”

儗不于伦

成语拼音

lǐ bù yú lún

成语解释

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。儗,古通“拟”,比拟。同“儗非其伦”。

成语出处

朱自清《序》:“后一类呢,恕我儗不于伦,像吴山四景园驰名的油酥饼。”

男不对女敌

成语拼音

nán bù duì nǚ dí

成语解释

男的不与女的争斗

成语出处

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五回缠夹二先生评:“岂知狼子野心,不惟不奉男不对女敌之古训,反欲打杀老婆。”

目不识书

成语拼音

mù bù shí shū

成语解释

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;不甚识字或不识字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第16卷:“目不识书,而能口占作诗,颇有才思。”

目不忍睹

成语拼音

mù bù rěn dǔ

成语解释

眼睛不忍看,形容景象很凄惨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:“而军士之折臂断足,血流殷地,偃仰僵仆者,令人目不忍睹。”

目不别视

成语拼音

mù bù bié shì

成语解释

眼睛不往别处看。形容精神集中,专心致志。亦作“目不旁视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8回:“因见他姐妹们说笑,便自己走至阶下竹前,挖心搜胆的,耳不旁听,目不别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