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怀才不遇

成语拼音

huái cái bū yù

成语解释

怀:怀藏;才:才能。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,难以施展;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五:“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,一个个出身显通,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。”

德才兼备

成语拼音

dé cái jiān bèi

成语解释

德:品德;才:才能;备:具备。既有好的思想品质,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娶小乔》第一折:“江东有一故友,乃鲁子敬,此人才德兼备。”

惊才绝艳

成语拼音

jīng cái jué yàn

成语解释

形容才华惊人,文辞瑰丽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王晫《今世说·企羡》:“彭羡门惊才绝艳,词家推为独步。”清·梁章钜《浪迹丛谈·刘英初编修》:“英初本惊才绝艳,而近作大不如前,同人比之江郎才尽。”

贤才君子

成语拼音

xián cái jūn zǐ

成语解释

指有才有德的人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,不问少长,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。”

恃才傲物

成语拼音

shì cái ào wù

成语解释

恃:依靠、凭借;物:人,公众。仗着自己有才能,看不起人。 >> 恃才傲物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萧子显传》:“恃才傲物,宜谥曰骄。”

人才辈出

成语拼音

rén cái bèi chū

成语解释

辈出:一批一批地出现。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毕沅《续资治通鉴·元纪·世祖至元二十年》:“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,则人才辈出矣。”

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

成语拼音

xiù cái zào fǎn,sān nián bù chéng

成语解释

秀才:指儒生。秀才反叛朝廷,多年也难以成功。形容知识分子软弱无力,摇摆不定,做不成大事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回:“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,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,可以不必理他,就是实有其事,且派个人去查一查,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,再作道理。”

雄才大略

成语拼音

xióng cái dà lüè

成语解释

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。 >> 雄才大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武帝纪赞》:“如武帝之雄才大略,不改文、景之恭俭以济斯民,虽《诗》、《书》所称,何有加焉?”

恃才放旷

成语拼音

shì cái fàng kuàng

成语解释

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无拘无束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2回:“杨修为人恃才放旷,数犯曹操之忌。”

郎才女貌

成语拼音

láng cái nǚ mào

成语解释

郎:旧指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称呼。男的有才气,女的有美貌。形容男女双方很相配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望乡亭》第一折:“您两口子正是郎才女貌,天然配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