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冲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7

折冲樽俎

成语拼音

zhé chōng zūn zǔ

成语解释

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谈判中制敌取胜。

成语出处

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五》:“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,禽将户内,拔城於尊俎之间,折冲席上者也。”晋·张协《杂诗》之七:“何必操干戈,堂上有奇兵,折冲樽俎间,制胜在两楹。”

直冲横撞

成语拼音

zhí chōng héng zhuàng

成语解释

任意乱冲乱撞,毫无顾忌

成语出处

明·李贽《续焚书·与友人论文》:“凡作文皆从外面攻进里去,我为文章只就里面攻打出来,直冲横撞,就他城池,食他粮草,搅得他粉碎,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。”

折冲将军

成语拼音

zhé chōng jiāng jūn

成语解释

折冲:挫退敌方的战车。三国时魏国大将乐进的封号。指英勇无比的人

成语出处

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:“折冲将军乐进。”

四冲八达

成语拼音

sì chōng bā dá

成语解释

指四通八达的要道。同“四冲六达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章学诚《文史通义·横通》:“然通之为名,盖取譬于道路,四冲八达,无不可至,谓之通也。”

东冲西撞

成语拼音

dōng chōng xī zhuàng

成语解释

指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。

成语出处

杨朔《铁骑兵》:“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,东冲西撞,想再追上大队。”

折冲千里

成语拼音

zhé chōng qiān lǐ

成语解释

冲:古代战车;折冲:摧毁敌方的战车,指抵御敌人。指军事上进行外交谈判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召类》:“夫修之于庙堂之上,而折冲乎千里之外者,其司城子罕之谓乎?”

东冲西突

成语拼音

dōng chōng xī tū

成语解释

指四处冲锋突击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演义》第七一回:“曹操见云东冲西突,所向无前……奋然大怒,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。”

折冲之臣

成语拼音

zhé chōng zhī chén

成语解释

指忠勇之臣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王尊传》:“刺讥不惮将相,诛恶不避豪强,诛不制之贼,解国家之忧,功著职修,威信不废,诚国家爪牙之吏,折冲之臣。”

折冲厌难

成语拼音

zhé chōng yàn nán

成语解释

指能压服困难,御敌致胜。

成语出处

汉·马融《延光四年日蚀上书》:“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,无二短之累,参以吏事,任以兵法,有此数姿,然后能折冲厌难,致其功实,转灾为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