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地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尽地主之谊

成语拼音

jìn dì zhǔ zhī yì

成语解释

地主:当地的主人;谊:通“义”。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,指招待外地来客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2回:“晚生得蒙青目,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,如何便要去?”

扫地无遗

成语拼音

sǎo dì wú yí

成语解释

指彻底干净,毫无存留。同“扫地无余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惠帝纪》:“魏晋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。”

就地取材

成语拼音

jiù dì qǔ cái

成语解释

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。比喻不依靠外力,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 豳风 七月》:“蚕月条桑。”唐 孔颖达疏《十字注疏》:“条其桑而采之,谓斩条于地,就地采之也。”

掷地有声

成语拼音

zhì dì yǒu shēng

成语解释

金石:钟磬之类的乐器,声音清脆优美。比喻文章文辞优美,语言铿锵有力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孙绰传》:“卿试掷地,当作金石声也。”

拔地摇山

成语拼音

bá dì yáo shān

成语解释

翻动大地,摇撼山岳。形容声势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英烈传》第四十九回:“乌龙镇上驻不赤龙舟,搅得翻江震海;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,空教拔地摇山。”

拔地而起

成语拼音

bá dì ér qǐ

成语解释

山峰、植物、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。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,非常陡峭、高耸。拔:动词,意思是陡然耸立。

易地而处

成语拼音

yì dì ér chǔ

成语解释

换一换所处的地位。比喻为对方想一想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知几《通史·杂说上》:“若使(司)马迁易地而处 ,撰成《汉书》,将恐多言费辞,有逾班氏。”

天地开辟

成语拼音

tiān dì kāi pì

成语解释

指前所未有,有史以来头一次

成语出处

徐整《三五历记》:“天地混沌如鸡子,盘古生其中,万八千年,天地开辟,阳清为天,阴浊为地,盘古在其中。”

福地洞天

成语拼音

fú dì dòng tiān

成语解释

原为道家语,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。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光庭《洞天福地记》:“列出十大洞天、三十六小洞天、七十二福地的名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