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动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不动声色

成语拼音

bù dòng shēng sè

成语解释

声:言谈;色:脸色。在紧急情况下,说话、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。形容非常镇静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。”

一动不如一静

成语拼音

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

成语解释

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,还是不做为好。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 >> 一动不如一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张端义《贵耳集》卷上:“孝守幸天竺及灵隐,有僧辉相随。见飞来峰,问辉曰:‘既是飞来,如何不飞去?’对曰:‘一动不如一静。’”

一动不动

成语拼音

yī dòng bù dòng

成语解释

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

成语出处

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,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,松开嘴,忿忿地起身走了。”

地动山摇

成语拼音

dì dòng shēn yáo

成语解释

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,山河摇摆。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欧阳文忠公集·奏议集·一二·论修河第一状》:“臣恐地动山摇,从此灾祸自此而始。”

无动于衷

成语拼音

wú dòng yú zhōng

成语解释

衷:内心。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。指对应该关心、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,置之不理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三回:“以至顶到如今,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,他见也好,不见也好,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。”

哄动一时

成语拼音

hōng dòng yī shí

成语解释

在一个时期内惊动很多人。

成语出处
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2回:“从此芳名大震,哄动一时,窟号销金,城开不夜,说不尽的繁华热闹。”

声动梁尘

成语拼音

shēng dòng liáng chén

成语解释

形容歌声嘹亮动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别录》:“汉兴,鲁人虞公善雅乐,发声尽动梁上尘。”

行动坐卧

成语拼音

xíng dòng zuò wò

成语解释

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。

成语出处

浩然《艳阳天》第52章:“把他这一程子的行动坐卧都摆出来看看,还不明白吗?”

雷动风行

成语拼音

léi dòng fēng xíng

成语解释

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。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陈亮《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》:“雷动风行,天下方如草之偃。”

此动彼应

成语拼音

cǐ dòng bǐ yīng

成语解释

这里发动,那里响应。

成语出处

裘廷梁《论白话为维新之本》:“君之于民,如脑筋于耳目手足,此动彼应,顷刻而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