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耳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逆耳忠言

成语拼音

nì ěr zhōng yán

成语解释

逆耳:不顺耳。听起来感到刺耳的话是有益的好话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四马投唐》楔子:“我忠心主意要兴兵,逆耳忠言不肯听。”

逆耳之言

成语拼音

nì ěr zhī yán

成语解释

听起来不舒服的话(多指尖锐、中肯的劝告或批评)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”

马耳春风

成语拼音

mǎ ěr chūn fēng

成语解释

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。同“马耳东风”。

成语出处

金·元好问《谷圣灯》诗:“纷纷世议何足道,尽付马耳春风前。”

挝耳揉腮

成语拼音

zhuā ěr róu sāi

成语解释

挝:敲击;揉:来回擦或搓。抓抓耳朵,搓搓脸颊。形容窘迫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女姑姑》第二折:“挝耳揉腮,羞答答的半晌怎把头抬。”

挝耳挠腮

成语拼音

zhuā ěr náo sāi

成语解释

挝:敲击。抓抓耳朵,搓搓脸颊。形容窘迫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9回:“那李瓶儿挝耳挠腮,一头撞在地下,哭的昏过去。”

掩耳盗钟

成语拼音

yǎn ěr dào zhōng

成语解释

捂住耳朵偷钟。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范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锺者,欲负而走。则锺大不可负,以椎毁之,锺怳然有音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揜其耳。”

六耳不同谋

成语拼音

liù ěr bù tóng móu

成语解释

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。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六耳不同谋。且去,来日来。”

过耳秋风

成语拼音

guò ěr qiū fēng

成语解释

刮过耳边的秋风。比喻没有任何意义的身外之物

成语出处

《吴越春秋·吴王寿梦传》:“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。”

附耳密谈

成语拼音

fù ěr mì tán

成语解释

附:贴近。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。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动摇》:“胡国光远远地看见王荣昌站在一家小杂货铺前和一个人附耳密谈。”

掩耳偷铃

成语拼音

yǎn ěr tōu líng

成语解释

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。同“掩耳盗钟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四折:“难道他掩耳偷铃,则待要见世生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