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法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诸法实相

成语拼音

zhū fǎ shí xiàng

成语解释

佛家语。指各种现象的真实面目

成语出处

《法华经·方便品》:“唯佛与佛,乃能究尽诸法实相。”

知法犯法

成语拼音

zhī fǎ fàn fǎ

成语解释

知道法律,又违反法律。指明知故犯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好僧官老爷!知法犯法!”

无法无天

成语拼音

wú fǎ wú tiān

成语解释

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,任意干坏事。现多形容违法乱纪,不受管束。

成语出处
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,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。”

正法直度

成语拼音

zhèng fǎ zhí dù

成语解释

度:标准。严正法律,统一标准。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》:“正法直度,罪杀不赦。杀僇必信,民畏而惧。”

约法三章

成语拼音

yuè fǎ sān zhāng

成语解释

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。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。 >> 约法三章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与父老约,法三章耳;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”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高祖初入关,约法三章。”

如法炮制

成语拼音

rú fǎ páo zhì

成语解释

炮制:用烘、炒等针药材制成中药。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八回:“即如法炮制,果然把阵破了。”

不法之徒

成语拼音

bù fǎ zhī tú

成语解释

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,歹徒或逃犯,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

成语出处

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11回:“而今我国大清,焉有这样不法之徒?”

取法乎上

成语拼音

qǔ fǎ hū shàng

成语解释

法:标准,规范。取上等的为标准,也只能得到中等的。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我怎样写火葬》:“假若文艺作品的目的只是为给人娱乐,那么像《战争与和平》那样的作品便根本不应存在。我们似应当‘取法乎上’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