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歌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8

长歌代哭

成语拼音

cháng gē dài kū

成语解释

长歌:放声歌咏,借指写诗文。用放声歌咏来代替痛哭泣,借以抒发胸中的悲愤

成语出处

清·秋瑾《挽故人陈阙生》序:“手挽一章,亦长歌代哭之意。”

楚歌四合

成语拼音

chǔ gē sì hé

成语解释

比喻四面被围,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白《拟恨赋》:“若乃项王虎斗,白日争辉。拔山力尽,盖世心违。闻楚歌之四合,知汉卒之重围。”

可歌可涕

成语拼音

kě gē kě tì

成语解释

可:值得;歌:歌颂,赞扬。值得歌颂赞美并使人感动流泪。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

成语出处

清·汪琬《计甫草序》:“幸得追随其步趋,而相与上下往复其议论,无不动心骇魄,可歌可涕。”

悲歌击筑

成语拼音

bēi gē jī zhù

成语解释

以之为典,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。 >> 悲歌击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载:战国时,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,入秦刺秦王,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,高渐离击筑,荆轲歌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,登车不顾而去。

涂歌里抃

成语拼音

tú gē lǐ biàn

成语解释

路途的人歌诵,里巷的人抃舞。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沈约《贺齐明帝登祚启》:“涂歌里抃,载怀凫藻。”

胡歌野调

成语拼音

hú gē yě diào

成语解释

指下流的歌曲小调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1回:“牛浦回家,问着他,总归不出一个清帐,口里只管之乎者也,胡歌野调,胡支扯叶。”

涂歌里咏

成语拼音

tú gē lǐ yǒ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国泰民安、百姓欢乐的景象。同“涂歌邑诵”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“老安少怀,涂歌里咏。莫不欢若亲戚,芬若椒兰。”

涂歌巷舞

成语拼音

tú gē xiàng wǔ

成语解释

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。同“涂歌里抃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袁宗道《顾使君考绩序》:“一温然长者,兀坐而泣之,可立使民涂歌巷舞。”

前歌后舞

成语拼音

qián gē hòu wǔ

成语解释

原指武王伐纣,军中士气旺盛,后用作对正义而战的军队的颂辞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大传·大誓》:“师乃慆,前歌后舞。”

蛮歌獠语

成语拼音

mán gē liáo yǔ

成语解释

南方少数民族的歌声和讲话声。 宋 张耒 《鸣蛙赋》:“若 羌 絲野鼓,雜亂無節兮,又似夫蠻歌獠語,詭怪之迭作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