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过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6

改过不吝

成语拼音

gǎi guò bù lìn

成语解释

吝:可惜。改正错误态度坚决,不犹豫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改过不吝。” 唐·陆贽《奉天论延访朝臣表》:“述汤之所以王,则曰:‘用人惟己改过不吝。’言能纳谏也。”

功过是非

成语拼音

gōng guò shì fēi

成语解释

功绩与过错,正确和谬误

成语出处

邓小平《对起草的意见》:“实事求是地、恰如其分地评价‘文化大革命’,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。”

言过其实

成语拼音

yán guò qí shí

成语解释

实:实际。原指言语浮夸,超过实际才能。后也指话说得过分,超过了实际情况。 >> 言过其实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书·马良传》:“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。”

供过于求

成语拼音

gōng guò yú qiú

成语解释

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:“凡物之所在市也,供过于求,则价格下落。”

雨过天青

成语拼音

yǔ guò tiān qīng

成语解释

雨后转晴。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谢肇涮《文海披沙记》:“御批云:‘雨过天青云破处,这般颜色做将来。’”

行过乎恭

成语拼音

xíng guò hū gōng

成语解释

行:所作所为;乎:相当“于”。所作所为过于恭敬。指恭敬过度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小过》:“君子以行过乎恭,丧过乎哀,用过乎俭。”

补过拾遗

成语拼音

bǔ guò shí yí

成语解释

拾遗:纠正帝王的过失。填补、纠正帝王的过失。也指匡正、改掉自己的过失、缺点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汲黯传》:“出入禁闼,补过拾遗,臣之愿也。”

救过不给

成语拼音

jiù guò bù gěi

成语解释

犹救过不赡。补救过失都来不及。

成语出处

《秦并六国平话》下卷:“明主能行督责之术,以独断于上;群臣百姓救过不给,何变之敢图?”

悔过自新

成语拼音

huǐ guò zì xīn

成语解释

悔:悔改;过:错误;自新:使自己重新做人。悔恨以前的过失,决心重新作人。 >> 悔过自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于古法当诛,文帝弗忍,因赐几杖。德至厚,当改过自新。《新唐书·冯元常传》:“元常喻以恩信,约悔过自新,贼相率脱甲而缚。”

雁过拔毛

成语拼音

yàn guò bá máo

成语解释

比喻人爱占便宜,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。

成语出处
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1回:“话虽如此,他既没那‘雁过拔毛’的本事,就该悄悄儿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