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海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沧海一粟

成语拼音

cāng hǎi yī sù

成语解释

粟:谷子,即小米。大海里的一粒谷子。比喻非常渺小。 >> 沧海一粟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寄蜉蝣天天地,渺苍海之一粟。”

学海无涯

成语拼音

xué hǎi wú yá

成语解释

学海:知识。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岱《小序》:“学海无边,书囊无底。世间书怎读得尽。”

苦海茫茫

成语拼音

kǔ hǎi máng máng

成语解释

苦海:苦难深重如海;茫茫:辽阔深远的样子。无穷无尽的苦难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六十六:“嗟见南山尘,积年为丘山。芒芒苦海中,生死成波澜。”

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

成语拼音

kǔ hǎi wú biān,huí tóu shì àn

成语解释

佛教语。意指尘世如同苦海,无边无际,只有悟道,才能获得超脱。亦以比喻罪恶虽重,只要悔改,便有出路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五十九:“知得心放,此心便在这里,更何用求?适见道人题壁云:‘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’说得极好。”

四海承平

成语拼音

sì hǎi chéng píng

成语解释

国家持久太平

成语出处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9回:“当今四海承平,万方朝贡,有什么紧急事情,这等大惊小怪?”

倒海翻江

成语拼音

dǎo hǎi fān jiā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浩大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夜宿阳山矶》诗:“五更颠风吹急雨,倒海翻江洗残暑。”

苏海韩潮

成语拼音

sū hǎi hán cháo

成语解释

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,如海如潮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听稗》:“蚤岁清词,吐出班香宋艳;中年浩气,流出苏海韩潮。”

四海飘零

成语拼音

sì hǎi piāo líng

成语解释

四海:代指全国各地。飘零:比喻遭到不幸,失去依靠,生活不安定。指到处飘泊,生活无着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八回:“云几番欲来相投,只恐袁绍见怪。四海飘零,无容身之地。前偶过此处,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,云因杀之,借此安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