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好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上好下甚

成语拼音

shàng hǎo xià shèn

成语解释

上面的喜爱什么,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”

行好积德

成语拼音

xíng hǎo jī dé

成语解释

行:从事,做。做好事,积功德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9回:“我虽错了,姑娘们吩咐了,以后改过,姑娘们那不是行好积德。”

修好结成

成语拼音

xiū hǎo jié chéng

成语解释

修:整治。重修旧好,缔结联盟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楚子使公子辰如晋,报钟仪之使,请修好结成。”

三好两歹

成语拼音

sān hǎo liǎng dǎi

成语解释

身体三天好,两天不好。指时好时病。形容体弱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四回:“虔婆道:‘也常时三好两歹的,亏的太平府陈四老爷照顾他。’”

娟好静秀

成语拼音

juān hǎo jìng xiù

成语解释

形容容貌秀美,性情柔和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殿中少监马君墓志》:“幼子娟好静秀,瑶环瑜珥,兰茁其芽,称其家儿也。”

众好众恶

成语拼音

zhòng hào zhòng wù

成语解释

众人喜爱或众人厌恶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众恶之,必察焉;众好之,必察焉。’”

三好二怯

成语拼音

sān hǎo èr qiè

成语解释

指时好时病。形容体弱。同“三好两歹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风月相思》:“娘子与冯官人相见之后,至今三好二怯。”

众好必察

成语拼音

zhòng hào bì chá

成语解释

众好:大家喜爱。大家都喜欢的不一定就好,必须加以考查,才可以确认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众恶之,必察焉;众好之,必察焉。”

嫌好道恶

成语拼音

xián hǎo dào è

成语解释

说好道坏。指挑剔苛求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二回:“小弟生性喜欢养几匹马,他就嫌好道恶的,说着蹋了他的院子。”

完好无缺

成语拼音

wán hǎo wú quē

成语解释

完:完整。完完整整,没有欠缺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质问国民党》:“难道在你们看来,一切这些反革命的东西,都是完好无缺,十全十美,惟独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‘破产’干净了的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