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虎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狐虎之威

成语拼音

hú hǔ zhī wēi

成语解释

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。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忆韦素园君》:“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,我已经逃到厦门,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。”

伏虎降龙

成语拼音

fú hǔ xiáng lóng

成语解释

伏:屈服;降:用用威力使屈服。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。形容力量强大,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马致远《任风子》第二折:“学师父伏虎降龙,跨鸾乘凤。”

纵虎出匣

成语拼音

zòng hǔ chū xiá

成语解释

放虎出笼。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,贻患无穷。同“纵虎出柙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唐顺之《咨总督都御史胡牌》:“若乘月黑潮满之夜,驾船冲出港门,及扛船随处下海……是纵虎出匣,祸岂胜言。”

捉虎擒蛟

成语拼音

zhuō hǔ qín jiāo

成语解释

蛟:蛟龙。能上山捉老虎,下海擒蛟龙。比喻本领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大劫牢》第三折:“捉虎擒蛟真壮士,好汉声名播四方。”

养虎自残

成语拼音

yǎng hǔ zì cán

成语解释

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。同“养虎自啮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羯胡石虎传》:“丞相便相凌蹈,恐国祚之灭不复久矣。真可谓养虎自残者也。”

养虎自遗患

成语拼音

yǎng hǔ zì yí huàn

成语解释

比喻纵容敌人,自留后患。 >> 养虎自遗患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欲西归,张良、陈平说曰:‘汉有天下太半,而诸侯皆附之。楚兵罢食尽,此天亡楚之时也,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。今释弗击,此所谓‘养虎自遗患’也。’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放虎遗患

成语拼音

fàng hǔ yí huàn

成语解释

放掉老虎,留下后患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陈子昂《上西蕃边州安危事》之一:“夫蕃戎之性,人面兽心,亲之则顺,疑之则乱……今阻其善,逆其欢心,古人所谓放虎遗患,不可不察。”

饿虎吞羊

成语拼音

è hǔ tūn yáng

成语解释

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
成语出处

《清平山堂话本·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

养虎伤身

成语拼音

yǎng hǔ shāng shēn

成语解释

饲养老虎,自伤其身。比喻纵敌留患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入关》:“大王,你只宜乘早击之,若迟便有养虎伤身之害矣。”

饿虎攒羊

成语拼音

è hǔ cuán yáng

成语解释

攒:赶。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

成语出处

清 酌元亭主人《照世杯 百和坊将无作有》:“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,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,像饿虎攒羊一般,直打得个落花流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