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迹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
血迹斑斑

成语拼音

xuè jì bān bān

成语解释

形容留下的血迹很多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》:“……就是把一个封建的中国变为一个半封建、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的血迹斑斑的图画。”

浪迹江湖

成语拼音

làng jì jiāng hú

成语解释

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处。

成语出处

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3卷:“某不能甘于寒苦,且浪迹江湖。”

匿迹隐形

成语拼音

nì jì yǐn xíng

成语解释

隐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使人知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高文秀《黑旋风》第一折:“那厮口内顽涎望着我面上零,再不和他亲折征,我只是吞声忍气,匿迹潜形。”

劣迹昭著

成语拼音

liè jì zhāo zhù

成语解释

劣:恶劣;昭著:明显。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唯心历史观的破产》:“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,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,一概予以维持,不要裁减。”

遁迹销声

成语拼音

dùn jì xiāo shēng

成语解释

指隐居不出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韦嗣立传》:“若任用无才,则有才之路塞,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,常怀叹恨者也。”

墨迹未干

成语拼音

mò jì wèi gān

成语解释

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。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(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)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4卷:“说犹未了,思温抬头一看,壁上留题墨迹未干。”

寄迹山林

成语拼音

jì jì shān lín

成语解释

隐居山林间,不过问世事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四回:“虽欲寄迹林泉,不但不敢,亦且不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