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绝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6

不绝于耳

成语拼音

bù jué yú ěr

成语解释

绝:断。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。”

卓绝千古

成语拼音

zhuó jué qiān gǔ

成语解释

卓绝:程度达到极点,超过一切。超过以往的一切人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白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“子胥始东奔勾吴,月涉星遁。或七日不火,伤弓于飞。逼迫于昭关,匍匐于濑者。舍车而徒,告穷此女。目色以臆,授之壶浆。全人自沉,形与口灭。卓绝千古,声凌浮云。激节必报之仇,雪诚无疑之地。难乎哉!”

灭绝人性

成语拼音

miè jué rén xìng

成语解释

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。形容极端残忍,象野兽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傅抱石《郑板桥文集前言》:“一个是岳父灭绝人性,买通赃官,置无辜的女婿于死地。”

三绝韦编

成语拼音

sān jué wéi biān

成语解释

韦:熟牛皮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刻苦

成语出处

元·鲜于必仁《折桂令·书》曲:“送朝昏雪案萤灯,三绝韦编。”

不绝若线

成语拼音

bù jué ruò xiàn

成语解释

形容局势危急,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线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《公羊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南夷与北狄交,中国不绝若线。”何休注:“线,缝帛缕,以喻微也。”

不绝如发

成语拼音

bù jué rú fà

成语解释

形容局势危急,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发丝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燕刺王刘旦传》:“先日诸吕阴谋大逆,刘氏不绝如发。”

杜绝后患

成语拼音

dù jué hòu huàn

成语解释

杜绝:堵塞、断绝;患:祸害、祸患。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四十回:“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,恰好堵了洞门。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,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。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。”

以绝后患

成语拼音

yǐ jué hòu huàn

成语解释

消除祸根,来杜绝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如今朦胧奏过圣人,将他两个押赴市曹杀坏了,以绝后患。”

冠绝一时

成语拼音

guàn jué yī shí

成语解释

冠绝:遥遥领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十王习击刺,猿臂善射,弯弓三百斤,膂力骁捷,冠绝一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