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口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有口难分

成语拼音

yǒu kǒu nán fēn

成语解释

分:分辩。有嘴难分辩。形容难分辩清楚。

成语出处

元·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一折:“直着我有口难分,进推无门。”

龙口夺食

成语拼音

lóng kǒu duó shí

成语解释

指庄稼收获期内于连雨天抢收粮食

成语出处

胡正《汾水长流》第18章:“眼看到了这‘龙口夺食’的麦收季节,他的麦地又多,错一天,就怕把他们到口的麦子耽误了。”

豁口截舌

成语拼音

huō kǒu jié shé

成语解释

撕开嘴巴,截去舌头。指命人住嘴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四折:“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、诗云子曰,早该豁口截舌!”

口口相传

成语拼音

kǒu kǒu xiāng chuán

成语解释

不著文学,口头相传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七十二卷:“经云:‘知白守黑,神明自来。’是知玄为万物母,圣人秘之,不形文字,口口相传。”

风口浪尖

成语拼音

fēng kǒu làng jiān

成语解释

比喻激烈、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。

成语出处

向春《煤城怒火》第21章:“现在到了风口浪尖,是咱挺身的时候了,为了党,为了人民,为了抗日,一定要干出个英雄样来!”

众口嚣嚣

成语拼音

zhòng kǒu xiāo xiāo

成语解释

嚣:喧嚷,吵嚷。大家都吵吵嚷嚷地说着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子产不毁乡校烦》:“游于乡之校,众口嚣嚣。”

张口掉舌

成语拼音

zhāng kǒu diào shé

成语解释

指发表言论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罗隐《谗书·叙二狂生》:“张口掉舌,则谓之讪谤;俯首避事,则谓之诡随,是时难事也。”

异口同声

成语拼音

yì kǒu tóng shēng

成语解释

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。指大家说得都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:“伏复深思,只有愚滞,今之事迹,异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测得物之数耳。”

赞口不绝

成语拼音

zàn kǒu bù jué

成语解释

不住口地称赞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六十一回:“丁大爷听了,越想越是,不由的赞口不绝。”

信口开喝

成语拼音

xìn kǒu kāi hē

成语解释

比喻随口乱说一气。同“信口开合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张养浩《新水令·辞官》:“非是俺全身远害,免教人信口开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