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口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众口嗷嗷

成语拼音

zhòng kǒu áo áo

成语解释

嗷嗷:哀号声。形容人们因饥饿而嗷嗷哀号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二折:“说什么贫不忧愁富不骄,赤紧的众口嗷嗷。”

哑口无声

成语拼音

yǎ kǒu wú shēng

成语解释

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。同“哑口无言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再生缘》第三九回:“话说孟夫人听了这些言语,只气的哑口无声。”

顺口谈天

成语拼音

shùn kǒu tán tiān

成语解释

顺:顺便。随便说话聊天

成语出处

朱自清《择偶记》:“听差原只顺口谈天,也说不出个所以然。”

钳口吞舌

成语拼音

qián kǒu tūn shé

成语解释

犹言闭口不言。紧闭着嘴,什么也不说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江淹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若使下官事非其虚,罪得其实,亦当钳口吞舌,伏匕首以殒身。”

摩口膏舌

成语拼音

mó kǒu gāo shé

成语解释

磨练口舌。形容讲话很厉害,善于挑拨诬陷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羊胜之徒,摩口膏舌;邹阳自明,入狱复出。”

交口同声

成语拼音

jiāo kǒu tóng shēng

成语解释

犹言众口一词。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4卷:“以故人人到母后跟前,交口同声,誉称晋王仁孝聪明,不似太子寡恩傲礼。”

餬口四方

成语拼音

hú kǒu sì fāng

成语解释

餬:通“糊”;餬口:寄食。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寡人有弟,不能和协,而使餬其口于四方。”

口口声声

成语拼音

kǒu kǒu shēng shēng

成语解释

形容一次一次地说,或经常说。

成语出处

克·石君宝《秋胡戏妻》第三折:“你也曾听杜宇,他那里口口声声,撺掇先生不如归去。”

极口项斯

成语拼音

jí kǒu xiàng sī

成语解释

指满口赞誉。项斯、唐代诗人,为杨敬之所器重,敬之赠诗有“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”之句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袁宏道《与钱象先生》:“仆极口项斯矣。茂苑虽多士,当今无出公右者。”

钝口拙腮

成语拼音

dùn kǒu zhuō sāi

成语解释

指口才笨拙,说话不流利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0回:“好妹妹,我是钝口拙腮,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