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口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钳口挢舌

成语拼音

qián kǒu jiǎo shé

成语解释

闭口翘舌。形容因惊讶害怕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朱琦传》:“一旦遇大利害,抢攘无措,钳口挢舌而莫敢言。”

轻口轻舌

成语拼音

qīng kǒu qīng shé

成语解释

指说话轻率,言语随便。也比喻人爱说俏皮话。同“轻嘴薄舌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你不理他便罢,不要十分轻口轻舌的冲撞他。”

赤口白舌

成语拼音

chì kǒu bái shé

成语解释

赤:火红色。形容言语恶毒,出口伤人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卢仝《月蚀》诗:“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,贪向何人家,行赤口毒舌,毒虫头上却吃月,不啄杀。”

金口木舌

成语拼音

jīn kǒu mù shé

成语解释

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天之道不在仲尼乎?仲尼驾说者也;不在兹儒乎?如将复驾其所说,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。”

百口同声

成语拼音

bǎi kǒu tóng shēng

成语解释

大家所说的都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五十一回:“时已亭午,小珠跌坐坟下,哭个不住。末后秃头与跟人劝止,大众百口同声,小珠方停了哭,谢了善人村父老,就到秃头家来。”

以口问心

成语拼音

yǐ kǒu wèn xīn

成语解释

一面口中自问,一面心中盘算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[程元玉]随又忖道:‘妇人之言,何足凭谁!况且他一顿饭钱,尚不能预备,就有惊恐,他如何出力相报得?’以口问心,行了几里。”

众口交赞

成语拼音

zhòng kǒu jiāo zàn

成语解释

众人交相赞美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九回:“列公,你看只一个长姐儿,也会闹得这等千里逢迎,众口交赞,可见‘声气’这途也不可不走的。”

信口开合

成语拼音

xìn kǒu kāi hé

成语解释

比喻随口乱说一气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四折:“你休只管信口开合,絮絮聒聒,俺张孔目怎肯缘木求鱼。”

枉口诳舌

成语拼音

wǎng kǒu kuáng shé

成语解释

比喻肆意胡说。多指造谣生事。同“枉口拔舌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97回:“那张氏穿针儿枉口诳舌,陷害无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