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理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穷理居敬

成语拼音

qióng lǐ jū jìng

成语解释

宋 儒提倡的一种认识方法和道德修养。谓穷究事物之理,自处以敬。 清 颜元 《存学编·性理评》:“ 朱子 稱 上蔡 直指窮理居敬爲入德之門,最得 明道 教人之綱領。”

待理不理

成语拼音

dài lǐ bù lǐ

成语解释

要理不理。形容对人态度冷淡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5回:“二大爷,你们这会子瞧我穷,回来我得了银子,就是个财主了。别这么待理不理的。”

切理餍心

成语拼音

qiē lǐ yàn xīn

成语解释

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。同“切理厌心”。

成语出处

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叙》:“道通天地之外,思入风云之中,批隙导窾,切理餍心。”

逆理违天

成语拼音

nì lǐ wéi tiān

成语解释

逆:违反;悖:违背。违背天道常理

成语出处

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宝剑记·避难遇义》:“我存仁义,肯从他逆理违天。”

重理旧业

成语拼音

chóng lǐ jiù yè

成语解释

指再做以前曾做的事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十回:“再嫁呢,还是住家?还是索性大张旗鼓的重理旧业?这倒是个大问题。”

入理切情

成语拼音

rù lǐ qiē qíng

成语解释

指合乎道理,切合实情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恽敬《与秦省吾》:“侯君妙才,同携游屐,是以逸情远兴,苍莽而来,而入理切情之言,反不能畅也。”

揆理度势

成语拼音

kuí lǐ dù shì

成语解释

衡量道理,揣度情势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林则徐《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》:“与概断各国贸易,揆理度势,迥不相同。”

切理厌心

成语拼音

qiē lǐ yàn xīn

成语解释

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体性》:“显附者,辞直义畅,切理厌心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