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力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
蚊力负山

成语拼音

wén lì fù shān

成语解释

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。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其与治天下也,犹涉海凿河,而使蚊负山也。”

出力不讨好

成语拼音

chū lì bù tǎo hǎo

成语解释

指白费功夫,没有取得成效,相反带来坏的影响

成语出处

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161回:“不但出力不讨好,而且有性命之忧。”

民力雕弊

成语拼音

mín lì diāo bì

成语解释

雕弊:困苦,衰败。社会经济衰败,人民生活困苦

成语出处

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当武帝之时,赋役烦众,民力雕弊。”

吃力不讨好

成语拼音

chī lì bù tǎo hǎo

成语解释

讨:求得。费了好大力气,也得不到称赞。形容事情棘手难办,或工作方法笨拙,不对头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八回:“老实说,有了钱,与其这样化的吃力不讨好,我倒不如拿来孝敬点给叔公了。”

工力悉敌

成语拼音

gōng lì xī dí

成语解释

工力:功夫和力量;悉:完全;敌:相当。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。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。 >> 工力悉敌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·上官昭容》:“及闻其评曰:‘二诗工力悉敌。’”

物力维艰

成语拼音

wù lì wéi jiān

成语解释

物:物资;力:财力;维:是;艰:困难。指财物来之不易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

生力军

成语拼音

shēng lì jūn

成语解释

新投入作战的战斗力很强的队伍。比喻新投入的能起积极作用的人

成语出处

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18回:“只道余万清一路是一枝生力军,就令他作前军。”

以力服人

成语拼音

yǐ lì fú rén

成语解释

力:权势,武力。用强制手段使人服从。 >> 以力服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。”

费力劳神

成语拼音

fèi lì láo shén

成语解释

耗费力量和精神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7回:“若不肯投降,必当擒来,奉献兄长,亦不须用众头领张弓挟矢,费力劳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