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李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5

桃李之教

成语拼音

táo lǐ zhī jiào

成语解释

指老师的教诲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延师》:“学生自愧蒲柳之姿,敢烦桃李之教。”

桃李精神

成语拼音

táo lǐ jīng shén

成语解释

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。

成语出处

五代·和凝《和满子》词:“正是破瓜年口,含情惯得人饶。桃李精神鹦鹉舌,可堪虚度良宵。”

避李嫌瓜

成语拼音

bì lǐ xián guā

成语解释

以之表示避免嫌疑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。”

桃李遍天下

成语拼音

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

成语解释

比喻学生很多,各地都有。同“桃李满天下”。 >> 桃李遍天下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天下桃李,悉在公门矣。 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武后久视元年》

将李代桃

成语拼音

jiāng lǐ dài táo

成语解释

比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守楼》:“贞丽从良,香君守节,雪了阮兄之恨,全了马舅之威,将李代桃,一举四得,倒也是个妙计。”

报李投桃

成语拼音

bào lǐ tóu táo

成语解释

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,我以李子回赠他。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”

桃李门墙

成语拼音

táo lǐ mén qiáng

成语解释

指生徒众多的师门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闺塾》:“你待打、打这哇哇,桃李门墙,险把负荆人唬煞。”

沈李浮瓜

成语拼音

shěn lǐ fú guā

成语解释

三国 魏 曹丕 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:“浮甘瓜於清泉,沈朱李於寒水。”谓天热把瓜果用冷水浸后食用。后以“沈李浮瓜”借指消夏乐事。亦用以泛指消夏果品。 宋 沈与求 《秋日戏呈蒋达可检讨》诗:“西風槭槭舞庭櫰,沈李浮瓜事益乖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日轉午,脱巾散髮,沉李浮瓜,寶扇摇紈素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七回:“ 西門慶 令他安排酒來,不一時,冰盆内沉李浮瓜,凉亭上偎紅倚翠。”参见“ 浮瓜沈李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