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鳞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婴鳞获罪

成语拼音

yīng lín huò zuì

成语解释

婴:通“撄”,触犯。触犯龙的逆鳞就会被杀。比喻臣子进谏而招祸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,若有婴之者,则必杀人。”

潜鳞戢羽

成语拼音

qián lín jí yǔ

成语解释

指隐藏形迹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煌言《曹云霖中丞〈从龙诗集〉序》:“潜鳞戢羽,幸舟逢鄂君。”

戢鳞潜翼

成语拼音

jí lín qián yì

成语解释

戢:收敛;潜:隐居。鱼儿收敛鳞甲,鸟儿收起翅膀。比喻人退出官场,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宣帝纪论》:“和光同尘,与时舒卷;戢鳞潜翼,思属风云。”

常鳞凡介

成语拼音

cháng lín fán jiè

成语解释

一般的鱼类、贝类。比喻平凡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俦也。”

一鳞一爪

成语拼音

yī lín yī zhǎo

成语解释

原指龙在云中,东露一鳞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高仲武《中兴闲气集·苏涣》:“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,上广州李帅,其文意长于讽刺,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。”

攀鳞附翼

成语拼音

pān lín fù yì

成语解释

犹言攀龙附凤。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法言·渊骞》:“攀龙鳞附凤翼,馔以扬之,勃勃乎其不可及也。”

戢鳞委翼

成语拼音

jí lín wěi yì

成语解释

比喻人退出官场,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。同“戢鳞潜翼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赠郑兵曹》诗:“我材与世不相当,戢鳞委翼无复望。”

隐鳞戢羽

成语拼音

yǐn lín jí yǔ

成语解释

比喻贤者隐居待时。同“隐鳞戢翼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谦益《序》:“古之文人才士,当其隐鳞戢羽,名闻未彰,必有文章钜公,以片言只字定其声价。”

修鳞养爪

成语拼音

xiū lín yǎng zhǎo

成语解释

比喻保养、积蓄战斗力。

成语出处

邹鲁《浙江光复》:“处州党员极多,因该处崇山峻岭,可为修鳞养爪之用。”

戢鳞委翅

成语拼音

jí lín wěi chì

成语解释

戢:收敛。鱼儿收敛鳞甲,鸟儿收起翅膀。比喻人退出官场,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赠郑兵曹》诗:“我材与世不相当,戢鳞委翅无复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