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流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7

畸流逸客

成语拼音

jī liú yì kè

成语解释

指高行脱俗的隐逸之士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厉鹗《〈吴礼部诗话〉跋》:“[明·胡无瑞]尝跋此册及《敬乡录》云:‘遍举郡邑,凡有闻者,缉其制作履历,粲若指掌,下逮畸流逸客,片语只词,亦博采旁证。’”

溯流徂源

成语拼音

sù liú cú yuán

成语解释

比喻寻究事物的起始演变。同“溯流穷源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道学》:“其能发明先贤旨意,溯流徂源,论著讲介卓然自为一家者。”

汗流至踵

成语拼音

hàn liú zhì zhǒng

成语解释

汗出得多,流到脚跟。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御寇伏地,汗流至踵。”

风流博浪

成语拼音

fēng liú bó làng

成语解释

风流:风度。风流浪荡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9回:“文嫂便把怎的说念林氏,夸奖老爹人品家道,怎样结识官府,又怎的仗义疏财,风流博浪。”

风流跌宕

成语拼音

fēng liú diē dàng

成语解释

跌宕:为人放纵,不拘束。气度超脱,潇洒放逸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四回:“那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,且才貌俱全,风流跌宕,不为官俗国体所缚,每思相会,只是父亲拘束,不克如愿。今见反来叫他,自是喜欢。”

沿流讨源

成语拼音

yán liú tǎo yuán

成语解释

犹沿波讨源。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。

成语出处

严复《原强》:“其勉人治群学者,意则谓天下沿流讨源,执因责果之事,惟群事为最难,非不素讲之所得与。”

血流成渠

成语拼音

xuè liú chéng qú

成语解释

鲜血流成了河。形容死伤的人极多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:“刘猊丢甲丢盔而走,杀得尸横遍野,血流成渠,又折了二千多兵,退到万庆寺喘急方定。”

遡流求源

成语拼音

sù liú qiú yuán

成语解释

同“ 遡流窮源 ”。《元史·隐逸传·杜瑛》:“夫善始者未必善終,今不能遡流求源,明法正俗,育材興化,以拯救百千年之禍,僕恐後日之弊,將有不可勝言者矣。”

汗流浃踵

成语拼音

hàn liú jiā zhǒng

成语解释

汗出得多,流到脚跟。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晚霞》:“[阿端]意计穷蹙,汗流浃踵。”

血流没足

成语拼音

xuè liú mò zú

成语解释

足:脚。形容死伤很多,流血淹没了脚面

成语出处

《三辅旧事》:“武帝发兵攻卫太子,连闻五日,白虎门前沟中,血流没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