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门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筚门圭窬

成语拼音

bì mén guī yú

成语解释

同“筚门闺窦”。柴门小户。喻指穷人的住处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儒有一亩之宫,环堵之室,筚门圭窬,蓬户瓮牖。”

杜门屏迹

成语拼音

dù mén píng jì

成语解释

指隐居不出。同“杜门晦迹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杨炯《后周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公杜门屏迹,心不自安,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。”

高门大屋

成语拼音

gāo mén dà wū

成语解释

高门:指富贵之家;大屋:高大的房屋。指豪门之家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皆命曰列大夫,为开第康庄之衢,高门大屋,尊宠之。”

闭门投辖

成语拼音

bì mén tóu xiá

成语解释

辖:车轴的键,去辖则车不能行。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。 >> 闭门投辖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游侠传·陈遵》:“遵耆酒,每大饮,宾客满堂,辄关门,取客车辖投井中,虽有急,终不得去。”

依门傍户

成语拼音

yī mén bàng hù

成语解释

指依附于人而不能自立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贽《富莫富于常知足》:“无骨力则待人而行,倚势乃立,东西恃赖耳,依门傍户,真同仆妾,非贱而何?”又《史纲评要·周纪·威烈王》:“以此猛烈,赴道不难,与世上好人依门傍户者何啻千里。”

迎门请盗

成语拼音

yíng mén qǐng dào

成语解释

比喻至孝。 >> 迎门请盗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典出《后汉书·赵咨传》:“咨少孤,有孝行……盗尝夜往劫之,咨恐母惊惧,乃先至门迎盗,因请为设食。”

沿门讬钵

成语拼音

yán mén tuō bō

成语解释

泛指到处乞求施舍。同“沿门持钵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二回:“你若借了这事,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讬钵摇尾乞怜起来,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!”

相门洒扫

成语拼音

xiàng mén sǎ sǎo

成语解释

相:宰相、丞相、相国。在宰相门前扫地。形容干求有术。 >> 相门洒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魏勃少时,欲求见齐相曹参,家贫无以自通,乃常独早夜扫齐相舍人门外。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齐悼惠王世家》

席门蓬巷

成语拼音

xí mén péng xiàng

成语解释

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。同“席门穷巷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王勃《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》:“席门蓬巷,伫高士之来游;丛桂幽兰,喜王孙之相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