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民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为民请命

成语拼音

wèi mín qǐng mìng

成语解释

请命:请示保全生命。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,提出要求。 >> 为民请命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因民之欲,西乡为百姓请命,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,孰敢不听!”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西乡为百姓请命。”

与民偕乐

成语拼音

yǔ mín xié lè

成语解释

君王与百姓休戚与共,同享欢乐。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,共享幸福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故尧舜与民偕乐,以仁德化天下。”

仁民爱物

成语拼音

rén mín ài wù

成语解释

仁:仁爱。对人亲善,进而对生物爱护。旧指官吏仁爱贤能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之于物也,爱人而弗仁;于民也,仁之而弗亲,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。”

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

成语拼音

fáng mí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chuān

成语解释

防:阻止;甚:超过。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,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必有大害。 >> 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,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;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

愚民政策

成语拼音

yú mín zhèng cè

成语解释

愚民:使人民愚昧。使人民变愚蠢的政策

成语出处

刘少奇《论党》:“他们在党内实行命令主义,遇事武断,实行家长式的统治,实行‘愚民政策’。”

吊民伐罪

成语拼音

diào mín fá zuì

成语解释

吊:慰问;伐:讨伐。慰问受苦的人民,讨伐有罪的统治者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诛其罪,吊其民,如时雨降,民大悦。”

劳民伤财

成语拼音

láo mín shāng cái

成语解释

既使人民劳苦,又耗费钱财。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节》:“不伤财,不害民。”

为民除害

成语拼音

wèi mín chú hài

成语解释

替百姓除祸害。

成语出处

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丞相衔奉国威,为民除害,元恶大憝,心当枭夷。”

市民文学

成语拼音

shì mín wén xué

成语解释

封建社会后期,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。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,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。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。

平民百姓

成语拼音

píng mín bǎi xìng

成语解释

指普通百姓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三卷:“假如桀是个平民百姓,还造得许多恶业否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