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声名藉甚

成语拼音

shēng míng jí shèn

成语解释

藉甚:通“籍甚”,盛大。名声显赫

成语出处

北周·庾信《周天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》:“公禀山岳之灵,擅风云之气,容止矜庄,声名藉甚。”

身名两泰

成语拼音

shēn míng liǎng tai

成语解释

名誉、地位都安稳。形容生活舒泰。同“身名俱泰”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陈·周弘让《与徐陵书荐方圆》:“吾荷朝思,得安丘壑,身名两泰,夫复奚言。”

臭名昭彰

成语拼音

chòu míng zhāo zhāng

成语解释

昭:显着。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。亦作“臭名昭著”。

成语出处

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一章:“北洋派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往开来、臭名昭彰的一个封建军事政治集团。”

钓名沽誉

成语拼音

diào yù gū míng

成语解释

钓:用饵引鱼上钩,比喻骗取;沽:买。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法法》:“钓名之人,无贤士焉。”《后汉书·逸民传序》:“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。”

蝇名蜗利

成语拼音

yíng míng wō lì

成语解释

苍蝇头般微名,蜗牛角样的小利。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郊遇》:“看这些蝇名蜗利,心肠热凭谁淘洗。”

盛名难副

成语拼音

shèng míng nán fù

成语解释

盛:大;副:相称,符合。名望很大的人,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。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。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。 >> 盛名难副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“阳春之曲,和者必寡;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。”

齐名并价

成语拼音

qí míng bìng jià

成语解释

有同等的名望和身价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东阳《怀麓堂诗话》:“前代传子美‘桃花细逐杨花落’,手稿有改定字,而二公齐名并价,莫可轩轾。”

称名道姓

成语拼音

chēng míng dào xìng

成语解释

称:称道。称呼姓名

成语出处

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今日两贼相逢,何用称名道姓,君为芦中之事,我为船上之人,意义足亦可知,富贵不须相忘。”

征名责实

成语拼音

zhēng míng zé shí

成语解释

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,就其言而观其行,以求名实相符。亦作“循名责实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陈书宣帝纪》:“方欲仗兹舟楫,委成股肱,征名责实,取宁多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