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目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过目成诵

成语拼音

guò mù chéng sòng

成语解释

成诵:能背诵。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。形容记忆力强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苻融载记》:“耳闻则诵,过目不忘。”《宋史·刘恕传》:“恕少颖司,书过目即成诵。”

耳目众多

成语拼音

ěr mù zhòng duō

成语解释

耳目: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。周围注意的人很多。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石昆玉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六回:“只是目下耳目众多,恐有泄漏,实属不便。”

众目所归

成语拼音

zhòng mu suǒ guī

成语解释

归:归附,趋向。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一处。形容一致赞赏

成语出处

《宣和画谱·道释·辛澄》:“澄尝于蜀中大圣寺画僧伽及诸变相,士女倾城邑往观焉,……兹乃众目所归,不待较而可得矣。”

抉目吴门

成语拼音

jué mù wú mén

成语解释

抉:剔出;目:眼睛。指忠臣被谗诛杀。 >> 抉目吴门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抉吾眼置之吴东门,以观越之灭吴也。”

瞪目结舌

成语拼音

dèng mù jié shé

成语解释

睁着眼睛,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

成语出处

清·黄轩祖《游梁琐记·顾嘉蘅》:“群知为广文子,异而询之,瞪目结舌不能对。”

一目之士

成语拼音

yī mù zhī shì

成语解释

指见解片面,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·志雅堂杂抄》:“此书成于元代,道学之风甚盛,而能为是言,此是非之公也。近世一目之士,动以诋斥宋儒为莫逭之罪,亦愚甚矣。”

游目骋观

成语拼音

yóu mù chěng guān

成语解释

纵目观望,尽览景物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蔡邕《汉津斌》:“于是游目骋观,南援三州,北集京都。”

触目如故

成语拼音

chù mù rú gù

成语解释

触目:目光所及。故:旧的,过去的,本来的。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李昌令《乐善录·洪州刘生》:“未周岁,公主忽告殂,国主不胜其哀,怒曰:‘吾不敢复见刘生,其官物不一与,遣归洪州。’生恍疑梦觉,触目如故。”

怒目横眉

成语拼音

nù mù héng méi

成语解释

耸起眉毛,瞪大眼睛。形容怒视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五代·后蜀·何光远《监戒录》引陈裕诗:“横眉怒目强干嗔,便作阎浮有力神。祸福岂由泥捏汉,烧香代养弄蛇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