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皮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6

眼皮子浅

成语拼音

yǎn pí zǐ qiǎn

成语解释

见识浅,眼光短

成语出处

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65回:“除非是这贱人的父母兄弟,嘴儿馋,眼皮子浅,往常蟠桃大会又够不上到席的资格,或者想趁这机会,特来偷摸几枚尝尝异味。”

顽皮赖肉

成语拼音

wán pí lài ròu

成语解释

指品行不端、无赖狡诈。也指品行不端、无赖狡诈的人。同“顽皮赖骨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棚、扒、吊、拷,备受苦楚。这些顽皮赖肉只不肯招。”

脱皮掉肉

成语拼音

tuō pí diào ròu

成语解释

指卖命

成语出处

崔巍《爱与恨》:“老头子一辈为小梁庄群众起早搭黑,脱皮掉肉奔波,哪天黑来不熬到鸡儿叫。”

舐皮论骨

成语拼音

shì pí lùn gǔ

成语解释

舐:舔。比喻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华盖集续编的续编·海上通信》:“至于《野草》,此后做不做很难说,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,省得人来谬托知己,舐皮论骨。”

贼皮贼骨

成语拼音

zéi pí zéi gǔ

成语解释

指贼人肉体久受责罚,耐受性强。形容作贼已十分老练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1卷:“李彪终久是衙门人手段,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来,先把李旺打一个下马戚。问道:‘银子那里去了?’李旺是贼皮贼骨,一任打着,只不开口。”

黏皮带骨

成语拼音

nián pí dài gǔ

成语解释

比喻拖沓,不洒脱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黄庭坚《钟离跋尾》:“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,下笔不浏离,如禅家黏皮带骨语。”

妍皮不裹痴骨

成语拼音

yán pí bù guǒ chī gǔ

成语解释

妍:美好;痴:同“媸”,丑陋。美丽的皮肤,不包裹丑陋的骨头。比喻表里如一,秀外慧中。 >> 妍皮不裹痴骨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召见与语,超深自晦匿,兴大鄙之,谓绍曰:‘谚云妍皮不裹痴骨,妄语耳。’ 《晋书·慕容超载记》

鹿皮苍璧

成语拼音

lù pí cāng bì

成语解释

形容本末不相称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上(汉武帝)与汤(张汤)既造白鹿皮币,问异(颜异)。异曰:‘今王侯朝贺以仓璧,直数千,而其皮荐反四十万,本末不相称。’”

黄皮刮瘦

成语拼音

huáng pí guā shòu

成语解释

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余辰《蚕》:“一天过去了,蚕完全绝食啦,一个个饿得黄皮刮瘦,眼看就要死了。”

肤皮潦草

成语拼音

fū pǐ liǎo cǎo

成语解释

形容不扎实,不仔细。

成语出处

张贤亮《青春期》:“所有的日子都像一块青灰色的铁板,坚硬、冷峻而索然无趣,就这么肤皮潦草地过到今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