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平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不平则鸣

成语拼音

bù píng zé míng

成语解释

鸣:发出声音,指有所抒发或表示。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。 >> 不平则鸣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。”

心平气和

成语拼音

xīn píng qì hé

成语解释

心情平静,态度温和。指不急躁,不生气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菜羹赋》:“先生心平而气和,故虽老而体胖。”

地平天成

成语拼音

dì píng tiān chéng

成语解释

平:治平;成:成功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帝曰:‘俞!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,允治。万世永赖,时乃工。’”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舜臣尧,举八恺,使主后土,以揆百事,莫不时序,地平天成。”

和平共处

成语拼音

hé píng gòng chǔ

成语解释

彼此不发生军事冲突而共存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新疆风土杂忆》:“故牵强附会,合佛道为一,又拉上孔子作陪,以便和平共处。”

四平八稳

成语拼音

sì píng bā wěn

成语解释

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、结实。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。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,缺乏积极创新精神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四十四回:“戴宗、杨林看裴宣时,果然好表人物,生得面白肥胖,四平八稳,心中暗喜。”

太平盛世

成语拼音

tài píng shèng shì

成语解释

安定、兴盛的时代。

成语出处

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》:“余谓太平盛世,元夕张灯,不为过侈。”

平平淡淡

成语拼音

píng píng dàn dàn

成语解释

质量中等或低于中等水平,普普通通

成语出处

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像现在平平淡淡,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这也是顶好的,至少是顶舒服的。”

公平交易

成语拼音

gōng píng jiāo yì

成语解释

公平合理的买卖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8回:“公平交易,又不化他,又不抢他,何罪之有!”

太平无事

成语拼音

tài píng wú shì

成语解释

指时世安宁和平,也指生活清静无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方正》:“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,见月则乐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