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曲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扭曲作直

成语拼音

niǔ qū zuò zhí

成语解释

比喻是非颠倒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岳伯川《铁拐李》第一折:“兄弟,您哥哥平日不曾扭曲作直,所以不走不逃。”

一曲阳关

成语拼音

yī qǔ yáng guān

成语解释

阳关:古曲调名,古人在送别时唱。比喻别离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渔家傲·送张元唐省亲秦州》词:“一曲阳关情几许,知君欲向秦川去。”宋·柳永《少年游》词:“一曲阳关,断肠声尽,独自凭兰桡。”

乡曲之誉

成语拼音

xiāng qū zhī yù

成语解释

乡曲:乡里。同乡的称誉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少负不羁之行,长无乡曲之誉。”

枕曲藉糟

成语拼音

zhěn qū jiè zāo

成语解释

枕着酒,垫着酒糟。指嗜酒,醉酒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刘伶传》:“先生于是方捧罂承糟,衔杯漱醪,奋髯箕踞,枕曲藉糟,无思无虑,其乐陶陶。”

异曲同工

成语拼音

yì qǔ tóng gōng

成语解释

工:细致,巧妙;异:不同的。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。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,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。 >> 异曲同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子云相如,同工异曲。”

纵曲枉直

成语拼音

zòng qǔ wǎng zhí

成语解释

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。形容不主持正义。

成语出处

《抱朴子·内篇·微旨》:“纵曲枉直,废公为私,刑加无辜。”

众曲不容直

成语拼音

zhòng qū bù róng zhí

成语解释

曲:弯曲,比喻邪恶;直:笔直,比喻正直。比喻在众多的坏人里不能容纳正直的人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此所谓同污而异涂者,众曲不容直,众枉不容正。”

拗曲作直

成语拼音

niù qū zuò zhí

成语解释

故意将错的说成对的。比喻是非颠倒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5卷:“方妈妈呆了半晌,开口不得,思想没收场,只得拗曲作直,说道:‘谁叫你私下通奸?我已告在官了。’”

曲曲折折

成语拼音

qū qū zhé zhé

成语解释

弯曲,形容事情遇到许多阻碍或受到挫折打击,不能顺利进行

成语出处
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2回:“彩云不及细看,却被那妇人不由分说就扶上台阶,曲曲折折,走到一面大镜子面前,那妇人把镜子一推,却呀的一声开了,原来是个门儿。”

背曲腰弯

成语拼音

bèi qǔ yāo wān

成语解释

腰背弯曲。常指坐久或年老。同“背曲腰躬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十八卷:“假如甘罗十二岁为丞相,十二岁上就死了,这十二岁之年,就是他发白齿落、背曲腰弯的时候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