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三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挑三嫌四

成语拼音

tiāo sān xián sì

成语解释

指挑挑拣拣,嫌这嫌那。同“挑三拣四”。

成语出处

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我为你黑间白日的操心,好容易找下这么个媳妇,你还挑三嫌四的。”

拿三搬四

成语拼音

ná sān bān sì

成语解释

比喻不服从调派。

成语出处
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2回:“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,你去了,谁能以补呢?你倒别和我拿三搬四的。”

二三君子

成语拼音

èr sān jūn zǐ

成语解释

犹二三子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主晋祀者,非君而谁,天实置之,而二三子以为己力,不亦诬乎。”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故下明诏,试《左氏》可立不,遣近臣奉指衔命,将以辅弱扶微,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,冀得废遗。”

挑三豁四

成语拼音

tiāo sān huō sì

成语解释

指挑拨是非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57回:“我们这个搅家不良,挑三豁四,丈二长的舌头,谁家着的他罢?”

横三竖四

成语拼音

héng sān shù sì

成语解释

犹言横七竖八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三回:“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,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,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。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。”

攒三聚五

成语拼音

cuán sān jù wǔ

成语解释

三三五五聚在一起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邓椿《画继》卷四:“每作竹,必乘醉大呼,然后落笔。不可求,或强求之,心诟骂而走。然有愧宅相者,于攒三聚五太拘拘耳。”

挑三拨四

成语拼音

tiāo sān bō sì

成语解释

指挑拨是非。同“挑三豁四”。

成语出处

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下卷:“这家伙在挑三拨四,我去闯破她不呢?”

传三过四

成语拼音

chuán sān guò sì

成语解释

传闲话,说是非

成语出处

石灵《捕蝗者》:“就是有那些不识好歹的人说几句闲言杂语,你在大爹面前,也该遮盖遮盖,怎么传三过四,又惹他老人家生气!”